2018-12-17
12月14日,中國銀行發(fā)布2018年11月境內外債券投融資比較指數(CIFED)。
11月份,CIFED總指數繼續(xù)震蕩下行,達到2017年初以來的最低值。同期在岸市場收益率全線走低、離岸市場收益率漲跌互現,子指數以向下波動為主。11月底,CIFED總指數收報-138.8,較10月末繼續(xù)下降47.0,2018年10月、9月該指數則分別下滑69.2、32.9。在岸市場方面,盡管央行全月暫停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,但資金面維持偏寬松,疊加經濟數據偏弱、金融數據不及預期,市場做多債券的熱情較高,樣本債券收益率悉數收低。從我們篩選出的細分類別看,房地產債券收益率下降超過30BP,其他金融、其他非金融、非央企、非國企債券收益率下降幅度在10-20BP之間,商業(yè)銀行、央企債券收益率也下行近10BP。公用事業(yè)行業(yè)由于樣本券數量不足,繼續(xù)暫停公布。從影響因素看,中美貿易摩擦的不確定性仍然較高,內外需均呈現走弱趨勢,信用周期恢復尚未見效,進一步打壓對于經濟增速的預期,基本面利好債券市場。此外,在利率債收益率快速下行以及各項信用擴張政策利好的帶動下,信用利差逐步收窄,信用債市場情緒顯著提升。離岸方面,11月人民幣寬幅震蕩,追蹤中美貿易爭端的發(fā)展。離岸人民幣總體圍繞在岸人民幣價格交易,多數時間在岸、離岸人民幣差價小于150基點。離岸人民幣債市方面,一級市場發(fā)行量激增,主要受到200億人民幣央票發(fā)行驅動。而在二級市場,11月的離岸人民幣債交易平穩(wěn),長久期(大于7年期)債券表現優(yōu)于大市。
11月份各分項子指數多數下行。具體來看,行業(yè)分類維度下,其他金融行業(yè)指數較上月小幅回升8.0,收報4.4,在我們編制的主要子指數分項中處于最高位;商業(yè)銀行指數月底收報-22.2,較10月末上升0.6;其他非金融行業(yè)指數下滑2.3至-145.5;房地產行業(yè)大幅下跌309.0至-532.3,在主要子指數分項中處于最低位。國企—非國企分類維度下,央企、非央企、非國企指數分別下降1.2、164.5和225.1,收報-17.2、-383.3和-429.1。
我們預計CIFED指數后續(xù)可能仍有回落趨勢。在岸方面,基本面因素利好債券市場,貿易摩擦短期內顯著緩解的可能性不大,信用擴張仍未起效,經濟下行壓力繼續(xù)存在;但臨近年末,資金面或出現短期擾動,在岸債券收益率可能出現震蕩走勢。離岸方面,由于中美貿易摩擦等重要事件仍存在不確定性,我們認為離岸債券收益率亦會隨事件發(fā)展而波動。綜合而言,短期內總指數預計震蕩前行。
(跟蹤每日CIFED指數走勢,請查看彭博代碼“BCBIFED Index”、路透代碼“CIFED=BCHO”)